7月26日,贵州民族大学首届“京贵化语-未来新材料与化学化工国际学术会议”在南校区图书馆报告厅召开。会议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与贵州省教育厅主办,贵州民族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北京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磷化集团富矿精开联合创新实验室与贵州民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同承办,此次会议属2025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冶金与新材料分会场。
会议现场
本次会议聚焦“双碳”目标下新材料化学化工技术新突破,致力于为国内外同行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深度研讨构建可持续发展新格局。会议邀请到了国内外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学术报告分享研究成果及产业经验,深度探讨新材料及化学化工科学研究的关键问题、技术瓶颈、工程难点和未来发展趋势,深化产学研融合与国际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贵州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吕国富教授致辞
开幕式上,贵州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吕国富指出,“京贵化语”,顾名思义,即是北京大学为代表的国内外顶尖科研智慧为引领,立足贵州特色资源禀赋,以化学化工学科驱动创新转化为主题展开的深度对话。核心在于以“化”为媒,以“语”为桥,贯通“京”的前沿高度与“贵”的实践沃土,以化学这门“世界语言”为纽带,联动全球前沿智慧,通过思维的交流碰撞,催动知识、技术与资源的“化学反应”,共同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赋能区域产业升级,展现化学力量协同创新的新风采。
吕国富表示,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以“富矿精开”为牵引,加快构建以现代化工、新能源材料等为支柱的“六大产业基地”。贵州民族大学积极抢抓机遇,盯紧省外高水平大学“组团式”帮扶贵州高校学科建设政策杠杆,在高松院士的关心支持下,在以高松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的核心团队驻黔深耕下,贵州民族大学—北京大学—贵州磷化集团“富矿精开”联合创新实验室应运而生。实验室聚焦磷石膏资源化利用、低成本黑磷大规模制备技术研发,全力推进科学研究,推动“实验室成果”向服务“产业增长极”转化。目前,已获批省重大专项项目1项,科技部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项目1项,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横向项目10余项,合作经费已达3000余万元,相关成果已进入中试验证阶段,有望撬动相关领域千亿级项目升级,助力磷化工企业向新能源赛道转型。
贵州民族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汪红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
主旨报告环节,来自罗马尼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贵州民族大学等国内外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材料科学前沿、化工技术革新与产学研协同模式展开深度分享,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思想碰撞的学术盛宴。
中山大学高松院士作主旨报告
北京理工大学孙克宁教授作主旨报告
复旦大学张俊良教授作主旨报告
长沙理工大学贾传坤教授作主旨报告
瓮福技术研究院杨步雷研究员作主旨报告
欧洲科学院院士马里厄斯•安德鲁作主旨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刘涛教授作主旨报告
北京大学教授、贵州民族大学特聘教授张文雄作主旨报告
南开大学赵东兵教授作主旨报告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廖伍平研究员作主旨报告
南开大学苏循成教授作主旨报告
四川大学宋振雷教授作主旨报告
分会场,贵州大学武晓副教授、贵州民族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聂登攀教授、吴树权副教授和研究生等分别作主旨报告。
分会场现场
供稿:化学工程学院
一审:潘小露
二审:李建玲
三审:罗迎春 邹 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