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民大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民大新闻>>正文

数智赋能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共促发展 首届民族医药保护与创新发展学术交流大会在贵州民族大学举行

2025年09月01日 09:41  

8月30日,由中国民族医药协会、贵州民族大学主办,贵州宏宇药业有限公司协办,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医药学院、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贵州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发展研究》课题组共同承办的“首届民族医药保护与创新发展(2025年数智时代民族医药资源保护与利用)学术交流大会”在贵州民族大学举行。会议以“数智赋能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共促发展”为主题,旨在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共同探讨科技赋能民族医药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法。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民委原副主任丹珠昂奔,中国民族医药协会会长、国家民委原专职委员李文亮,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生物信息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润生,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原司长田联刚,贵州宏宇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贵州省康养产业商会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常务理事、省管专家柴立,贵州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吕国富教授,贵州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吴一文教授,贵州民族大学原校长王林教授,贵州民族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汪红教授出席大会开幕式。大会开幕式由田联刚主持。

全景1

会议现场

田联刚

田联刚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贵州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吕国富教授致欢迎辞。吕国富首先向与会领导来宾介绍了贵州民族大学成立的历史背景,着重阐述了贵州民族大学“因党而生、为党而立、跟党而行、向党而兴”的红色基因。接着就学校在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以及学科建设发展方面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等作介绍。

吕

吕国富致欢迎辞

吕国富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时指出,传统医药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需要代代守护、传承精华,也需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这为我们切实“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民族医药工作指明了方向。他表示,本次学术交流大会,期待大家以学术研讨为纽带,围绕“数智赋能”这一核心议题,深入交流思想、碰撞智慧、分享成果,凝聚起民族医药保护与创新发展的学术共同体力量,让古老智慧焕发新生,更精准、更高效地服务当代健康需求,为民族医药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切实服务于国家大健康产业。希望各位嘉宾畅所欲言,相互启迪,促成更多实质性合作,产出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共同助力民族医药在数智时代焕发蓬勃生机,真正实现“以文明瑰宝筑牢认同,以守正创新激活基因,以科技赋能普惠民生”的美好愿景。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民委原副主任丹珠昂奔致辞。他表示,民族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深扎根于各民族的土壤之中,承载着各族人民的生存智慧和健康理念,不仅是中华悠久文明的灿烂瑰宝,更是呵护和维护各族人民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民族医药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既是科学研究,更是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和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内容。

弹珠

丹珠昂奔致辞

丹珠昂奔强调,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遵循,把“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要进一步提高对民族医药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政治价值的认识,把民族医药文化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把其纳入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好。要立足“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奋力开拓进取,主动担当作为,推动民族医药在数智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李文亮

李文亮致辞

中国民族医药协会会长、国家民委原专职委员李文亮致辞。他指出,本次大会以“数智赋能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共促发展”为主题,就是要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发挥高校的人才、科研优势,汇聚政府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及非遗传承人等多方力量,搭建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交流合作平台,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推动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共同探讨民族医药数字化保护、智能化研发、产业化应用的创新路径,为探索数智时代下的民族医药发展新方向、新模式作有益的尝试。

贵州宏宇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贵州省康养产业商会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常务理事、省管专家柴立致辞。他表示,作为贵州省内民族医药龙头企业,我们愿与高校、科研机构携手,在国家民委、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共同攻克关键技术、培养复合型人才、打造民族医药品牌。

才力

柴立致辞

开幕式上,贵州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吴一文教授,贵州宏宇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柴立分别代表校企双方共同签署合作协议。

协议

双方签署校企合作协议

来自中国民族医药协会、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成都中医药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桂林医科大学、重庆财经学院、贵州大学、贵州医科大学、遵义医科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阳康养职业大学等1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家学者、企业及行业协会代表、研究生等120余人参加开幕式。

王林

王林主持主旨演讲

主旨演讲环节由贵州民族大学原校长王林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生物信息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润生,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973中药项目首席科学家,中药研究所雾化吸入制剂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叶祖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带头人、广西省级壮瑶药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广西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西岐黄学者庞宇舟,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副会长,内蒙古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奥乌力吉,贵州宏宇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贵州省康养产业商会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常务理事、省管专家柴立,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永健等6位专家分别以《人工智能与民族医药发展》《中药新药研发的新政策、新进展——中药注册新规定之解读》《民族药新药开发的路径与方法》《中国矿物药资源》《贵州重点民族药艾纳香的研究历程及发展》《近代以来贵州木姜子利用史略》为题,围绕民族医药数智赋能、传承创新进行交流与研讨。

6b1a22be9c6f8789573f9553e966a77

陈润生作主旨演讲

189de2eba9ec6e002322105965ba940e1398f96450fc5aabf6ffe4f7fd53f4

叶祖光作主旨演讲庞宇舟作主旨演讲

894d448c79f148c62c9a64f153056d779624fc356fb401f5f7707e824dcb0b

奥乌力吉作主旨演讲周永健作主旨演讲

8月30日下午,学术交流大会2个分论坛分别在贵州民族大学南校区行政楼一楼第一报告厅、第七会议室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围绕民族医药如何适应时代的变迁和满足时代的需要,如何更好地传承、创新,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民族医药焕发出更加蓬勃的活力和绚丽的光彩。如何抓住数智时代带来的机遇,推动民族医药在资源保护、研发创新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不断推动民族医药事业发展,为保障各族人民身体健康、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等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本次学术交流会为期2天。其间与会专家还到企业药材生产基地现场考察,进一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DSC09857

分论坛现场一

分二

分论坛现场二

据了解,长期以来,贵州民族大学高度重视民族医药传承与创新工作,依托贵州丰富的民族医药资源,在2006年成立药学系的发展基础上于2019年成立了民族医药学院。通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在贵州民族药种质资源保护、民族药物化学、民族药物抗结核新药研发、民族医药文化保护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绩,建设了国家民委贵州省少数民族医药资源开发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等平台,逐步形成了以科学实证、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创新药物研发为特色的学科体系。贵州民族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向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强化学科交叉,重点推进民族医药与大健康产业融合、高效获取技术、文化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深化与大数据、材料科学等多学科合作,全面助力贵州民族医药现代化进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建设贡献力量。

供稿:民族医药学院

一审:潘小露

二审:何春

三审:龙尧 邹璿

关闭

中国·贵州·贵州民族大学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邮编:550025    黔ICP备160006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