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贵州民族大学在南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召开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向全体教师致以节日祝福和崇高敬意。校党委书记吕国富,校长、校党委副书记吴一文,校党委副书记杨声国、蒋雪明,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省监委驻贵州民族大学监察专员吴嶷晖,校党委委员、副校长任达森、汪红、董强,校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奉振出席会议。各职能部门、各学院主要负责人、受表彰教师及退休教师代表参加。会议由吴一文主持。

大会现场
吕国富代表学校党委向全校教职工和离退休老同志致以节日的问候,向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全体教职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受到表彰的老师表示热烈的祝贺!

吕国富讲话
吕国富指出,自第40个教师节以来,在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努力下,学校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继续阔步前进。一是人才培养质量更高。高质量通过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并获专家肯定。二是学科专业结构更优。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三是科学研究成效更显。获国家级科研项目40余项,成为全省唯一连续五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高校。四是社会服务效果更佳。探索“民大+名校+名企”合作模式,共建“富矿精开”联合创新实验室,省委主要领导到校调研时给予充分肯定。
吕国富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要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全校教职工要坚持立德修身,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贤师;要坚持敬业立学,做学识精湛、启智润心的能师;要坚持躬身笃行,做乐教爱生、广育英才的良师。

吴一文主持会议并讲话
吴一文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过去的一年,全校教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广大教师继续坚守初心、专注育人,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要以受表彰教师为榜样,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凝聚奋进力量,共同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会上,校领导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回信,依次宣读获省部级及以上荣誉称号教师名单、关于表彰2025年校级师德标兵的决定、关于表彰2025年校级优秀教师的决定、荣获30年教龄荣誉证书的教师名单、2025年光荣退休教师名单。
在热烈的掌声中,校领导为获奖教师代表颁奖,学生代表敬献鲜花。

徐海龙老师发言
师德标兵代表徐海龙发言时表示,教育的根本不仅在于传授解题方法,更在于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 将个人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把所学所长投入民族地区发展、家乡建设实践,让知识转化为推动贵州“四新”“四化”建设的实际力量。

熊媛老师发言
荣获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国家级一等奖教师代表熊媛从“追逐光、成为光、散发光”三个方面回顾八年从教历程。在发言的最后,熊媛老师饱含深情地说,教师职业是最平凡的,但我们耕耘的是心灵,塑造的是未来。选择做教师,就是选择了一份永恒的责任与荣光。

颁发国家级奖项及荣誉证书

颁发三十年教龄荣誉证书
大会在庄重而温馨的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大会不仅是对教师群体的致敬与表彰,更凝聚了全校共识 —— 以先进为榜样,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为贵州教育事业进步持续贡献民大力量。参会人员纷纷表示,将把大会精神转化为工作的动力,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教育事业,不辜负教师的使命与荣光。
当日下午,作为教师节系列活动之一的教育家精神宣讲活动分别在南、北校区同时进行。传媒学院胡刃老师以“历史照进现实”为题,讲述了贵州民族大学“因党而生、为党而立、跟党而行、向党而兴”的红色基因,以及建校74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陈梅教授以“抱朴守拙,以非遗之笔绘育人之卷”为主题,分享其深耕贵州文化沃土24年,用“抱朴守拙”的初心与行动,串联起非遗保护与人才培养的脉络,成为传统文化的“摆渡人”与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的育人历程。

传媒学院胡刃老师作分享

美术学院陈梅老师作分享
在第五届全国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熊媛和王橙澄两位老师以“教学创新大赛的参赛历程”为主题进行经验分享。熊媛分享了她和团队建设的国家级一流课程《乡村振兴实践》如何以新农科建设为指引,精心策划“在乡村体验-向乡村问脉-为乡村创造-让乡村反馈”等环节展开全方位创新实践的过程。王橙澄老师以其团队承担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新闻学核心课程《深度报道》为例,讲述了团队如何构建“媒体引领、双师共育、政府支撑”高效联动机制,实现主流媒体、教师团队和地方政府资源的深度互嵌与三方赋能。

建筑工程学院熊媛老师作分享

传媒学院王橙澄老师作分享
供稿:教工部
图片:融媒体工作站 刘重麟 罗生翔 王丽婷
一审:潘小露
二审:何 春
三审:王 恋 邹 璿